
期刊简介
《糖尿病天地》(Diabetes Worl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和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协办的一本国家级杂志。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及糖尿病患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为目标,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广大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服务。投稿/查稿电话:010-57731659、010-57731656。投稿邮箱:tnbtdzz@163.com。
漏睛疮
时间:2024-12-19 16:04:20
漏睛疮(dacrocystitis),以目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红肿疼痛、局部有硬核,继之腐溃脓出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眼病。其核小者如豆,大者如枣。多由漏睛演变而来。“漏睛疮”一名首见于金代《疮疡全书》。《医宗金鉴》中对其描述较为详尽:“此症生于目大眦,由肝热风湿,病发于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初起如豆如枣,红肿疼痛,疮势虽小,根源甚深。”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泪囊炎。常以散风清热、活血消肿为治则。
漏睛疮病多由心火炽盛,蕴积日久,上攻于胞睑内眦,也有因感染外邪,引动内火,循经上扰,结于睛明穴所致。初起在睛明穴下方,微肿硬结,或如枣核或如豆,红疼痛,继之红肿疼痛增剧,肿势漫及鼻侧面部,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最终酿脓溃破,脓出而愈,亦可见溃口久久不愈,而成瘘管。
漏睛疮应与眦部针眼相鉴别,二者均有硬结疼痛,最终脓成破溃,但本病多由漏睛演变而来,所以每在发病前,内眦部有脓泪从泪窍沁沁而出。此外,漏睛与漏睛疮之别,在于漏睛多无红肿疼痛的热证实证。
漏睛疮临床常见证型有:①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泪多,脉浮数,苔薄黄者,证属风热外邪,引动内火所致,治宜散风清热,方用疏风散热饮子加减。②局部硬结红高起,蔓及鼻侧面部,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洪数,证属热毒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方用竹叶泻经汤加减。③若脓出不畅,溃口久久不收,神疲纳少,面色不华,脉细数,苔薄舌质偏淡,证属正虚邪留,治宜扶正祛邪、托毒排脓,方用千金托里散加减。
外治:用如意金黄膏外敷,并用内服药渣余热熏洗;若脓出不畅,溃口不敛,可加药线引流排脓;如果脓成未溃,则以切开排脓为先。成瘘管时也应切开排脓、引流。